「會不會是長了什麼皮膚癌啊,醫生?」一位年紀約四十幾歲的婦女進來門診,她看起來有點焦慮,因她的眼頭最近幾個月長了一些黃色的腫塊。經過仔細地審視之後,發現她原來長了眼瞼黃斑瘤(Xanthelasma Palpebrarum)。於是安撫她不用過度擔憂,因眼瞼黃斑瘤很少會影響視力,而且到目前為止也並沒有惡性化的報告。
眼瞼黃斑瘤為最常見的黃色瘤(Xanthoma)之一,發生的年齡高峰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雙眼上下眼瞼均有可能出現,而上眼瞼又比下眼瞼常見;雖然男性也有機會長,但大都是女性居多。而法國有一病例報告,描述一名十個月大時曾患白血病治癒的男性幼童,在其七歲時出現眼瞼黃斑瘤及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 Xanthogranuloma),但它們彼此之間的相關性仍未完全確定。
患者基本上不太會有癢或痛的感覺,眼瞼黃斑瘤是一種位於眼瞼的黃色柔軟斑塊,靠近鼻側內眼角的部位,其外觀可能有數小點或逐漸融合為一大塊(如下圖所示)。而在顯微鏡底下的組織病理學表現,主要是可見到含有脂肪的泡沫組織細胞(Foamy Histiocytes)聚積在皮膚的上棘狀真皮層內,而這些脂肪大致是酯化的膽固醇。
臨床上,發現某些眼瞼黃斑瘤患者合併有高血脂蛋白症(Hyperlipoproteinemia)IIA型,但也有近五成患者的血脂肪並不高。眼瞼黃斑瘤的確切成因迄今尚未十分明瞭。很多長期高血脂患者也沒有發現產生眼瞼黃斑瘤;更有學者認為,眼瞼黃斑瘤並不會因降低血脂肪而完全消失,以反證其與血脂肪無關。因此,高血脂患者不一定會長眼瞼黃斑瘤,但長眼瞼黃斑瘤的患者宜抽血檢測血脂肪,例如:膽固醇是否異常;若有異常,因其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建議應進一步治療,包括飲食控制及藥物等。
只有極少數病例併發眼瞼下垂,眼瞼黃斑瘤長大的速度並不快,也幾乎沒有癌化的疑慮,大多數的患者接受治療原則上是為了美觀的問題。治療方式一般包括:以液態氮冷凍療法、腐蝕性藥水,例如三氯醋酸(Trichloroacetic Acid)化學燒灼、病灶內類固醇注射、汽化式雷射,例如二氧化碳或鉺雅鉻雷射、電氣燒灼術、脈衝染料雷射(Pulsed Dye Laser)或外科手術切除。最近國外也有論文述及,以分段式雷射(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即飛梭雷射)進行大面積的治療。
治療後的眼瞼黃斑瘤很常再發,而且機率不低,甚至有報告指出超過四成,故大部份患者需要多次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