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e
  • 去角質,再生好膚質!?
  •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林揚志醫師
  • 去角質不是新鮮玩意兒,打從老祖母年代「挽面」就是典型去角質的撇步,流傳至今,演變成為各式各樣的方法,用刷子、用布、用面膜等,比比皆是。有人嘲笑現代人多此一舉,上帝賜予人類角質層,並非全無道理,但愛美人士為了追求「美」,仍不斷地去角質來追求肌膚更美麗的目的。

    皮膚分為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角質層位於表皮層的最外層,直接的功用是提供第一道防線,彷彿家中的鐵門一般。角質細胞是無生命的細胞層層互相連結一起,正常代謝長一層的時間約為十四天,角質細胞源自下方表皮細胞生長層,當活的表皮細胞源源不斷地更新,如果有生長太快或太慢的問題出現,就會製造出不正常的角質細胞。

    造成角質增厚的原因,首先是老化,表皮細胞生長速度太慢而導致層層堆疊一起。第二是疾病,角化速度太快,例如角鱗癬、穿山甲人、乾癬、青春痘、毛囊角化症。第三是壓力,長期施加壓力的部位,例如足後根腳厚皮、胼胝、雞眼,長期搔抓或以刀片刮皮加壓力等。最後是環境,過分乾燥的生活空間、日曬過度所引起的皮膚角質增厚。

    由於肌膚的老化角質細胞堆積過多,外層的角質細胞含水量不足,更替率不佳,老舊角質細胞排列不整齊,這些細胞因而無法自然脫落,從外觀上看來,呈現粗糙、暗黃、失去光澤等問題皮膚,因而各種去角質的方法應運而生。

    去角質的方法,可分為物理性(或機械性)與化學性。

    壹、物理性的去角質法:
    一、利用顆粒子在皮膚上摩擦去除角質:例如研磨後的核仁果粒、合成的柔珠顆粒、細砂粒,海鹽粒子,酵素(促進角質分解)等等,坊間常販售此型態的產品可作成磨砂膏、化妝水,面膜等。

    二、撕剝型面膜:利用高分子膠與外界隔絕的面膜內面乾燥,吸附已經脫落的角質,當面膜剝離時,達到拔除角質的目的,不過高分子膠加酒精只能去除老化角質,但無法深入潔淨毛孔中的皮脂與角質。

    三、粉剌專用用「妙鼻貼」:使用強力溶劑滲入毛孔,先行溶解老死角質細胞,鬆動皮脂的固著,再利用吸附力強的樹脂膠將鬆動的粉剌拔除,這些強力的溶劑包括苯甲醇、強力乳化劑,鹼劑等。

    四、使用毛巾、海綿、菜瓜布、乾刷或挽面的線,強行剝離角質。

    五、微晶磨皮,以二氧化鋁等粒子在皮膚表面吸附角質。

    六、鑽石微雕:使用粗細粒子不等的鑽石顆粒探頭去除臉上或身上不同部位粗糙的角質細胞,例如毛孔粗大,暗沈角質,手臂外側的毛囊角化症,鼻頭粉剌。

    七、傳統磨皮術:以特殊刀片作工具。

    八、雷射磨皮術:以飛梭雷射、淨膚雷射、柔膚雷射或脈衝光為工具,去除表層皮膚。

    貳、化學性去角質:
    一、水楊酸,柔膚B酸

    二、果酸:外用甘酵酸,檸檬酸,內酯葡萄糖酸,乳糖酸,杏仁酸…等,還有低中高濃度的果酸換膚術。

    三、A酸:已經衍生第一代至第三代製品問世,屬於藥品。

    四、A醇,A醛:為A酸的衍生物,剌激性比A酸低。
    以上四種成分皆有溶解角質細胞連結,提高皮膚角質代謝速度的作用,一方面排除老舊角質,另一方面促進表皮基底層製造出嶄新連結緊密細緻的角質細胞,取代老舊角質細胞,附加價值尚有改善細紋的功效。

    五、尿素。
    新開發的去角質方式一直源源不絕問世,但基本原理不變

    如何避免過度去角質
    綜合上述可以明暸去除老化角質堆積,對病態的膚質有正面效果,但是如果用之不慎,欲速則不達,過度去角質時,尤其是機械力道過度袪除角質,造成角質層過薄,皮膚失去保護能力,最終下淪落「擦這個也過敏,擦那個也過敏」的敏感性膚質。所以無論是化學性換膚或機械性去角質之後,留下重要的課題是作好「保濕」與防曬的工作,以彌補角質層暫時性薄弱的過度期防禦功能。

    如何判斷自已是否已經「過度」去角質尺寸很難拿捏,有時因客觀因素生理狀態,生活環境放變,而有不等程度的表現;原則上油性肌膚比乾性,敏感肌膚適合去角質,一旦去角質之後,皮膚現乾澀塗抹保養品立即有剌痛或灼熱感,抑或臉部浮現不明濕疹的情況下,均為不宜再去角質的警訊,否則會事得其反。

    本著醫師專業的社會責任,藉由皮膚專家健康網站的設立 提供更貼近民眾對於肌膚照顧資訊的需求
    本網站由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置